教材同步选题
高中历史
偏难 使用次数: 106 更新时间: 2023-06-22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地中海示意图

材料 陆地之间 的海而著称的地中海被冠以多种称呼: 伟大的海 "“ 堕落的海 ”“ 智慧之海 "" 贸易之海 " 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历史的不同理解 , 围绕历史上的地中海世界,选择某一称呼或者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知识点: 文明差异比较 详情 查看答案 加入试题蓝
【答案】

选择 伟大的海 ”, 可结合名言:伟大的罗马展开论述,具体为,罗马的扩张以及罗马帝国的建立与发展,以及伴随的罗马法从十二铜表法发展到民法大全的历程等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最后小结即可;

选择 堕落的海 ,可结合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中世纪的相关历史史实进行论述,但是这块知识相对来说考生更加陌生,不建议选择这个论题,当然,主要史实有罗马的衰落、封君封臣制、宗教战争、十字军东征、赎罪券等。

选择 智慧之海 " ,主要以人文主义这一线索展开,以普罗泰格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此后是文艺复兴:文学三杰、艺术三杰等,以及宗教改革以及近代科学的兴起、启蒙运动;

选择 贸易之海 " ,可结合古希腊的对外贸易、罗马帝国的扩展促进贸易的发展以及连接中国丝绸之路的旧航路等相关史实进行论述,以及新航路开辟也可展开论述,比如,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是地中海地区的意大利人。史论结合,最后小结即可。

【详解】题目要求任选一称呼为题,并运用世界史具作史实,予以论述。考生可以根据自己较熟悉的知识选择一个称呼进行论述。比如选 伟大的海 ", 可结合罗马的扩张以及伴随的罗马法扩展到地中海世界等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最后小结即可;选择 堕落的海 ,可结合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中世纪的相关历史史实进行论述,但是这块知识相对来说考生更加陌生,不建议选择这个论题;选择 智慧之海 " ,结合所学的古希腊智者运动和近代意大利的文艺复兴等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最后进行小结即可;选择 " 贸易之海 " 可结合古希腊的对外贸易、罗马帝国的扩展促进贸易的发展以及连接中国丝绸之路的旧航路等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最后小结即可。

偏难 使用次数: 201 更新时间: 2023-06-22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8年,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现代化的军事工业”“装备的现代化”“军队现代化”等说法,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指出,必须“努力于建设新军知发展新的军事工业”,并强调“军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等

材料二

1954年9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建设成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摘编自《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

材料三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摘编自《周恩来选集》

材料四

1979年9月,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 )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材料一、二、三中 现代化 内容变化的原因。

2 )指出材料四中 现代化 目标的新内涵,并简述其意义。

知识点: 历史杰出人物其他人物 详情 查看答案 加入试题蓝
【答案】

1 )全面抗战时期,适应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注重军事现代化。 50 年代,为改变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实行以工业化为重点的国家发展战略。 60 年代前期,国民经济调整,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或中苏关系恶化,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当时正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五六十年代,适应国家安全需要,重视国防建设;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认识到科技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

2 )新内涵:高度民主,高度文明。意义:适应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探索。

【详解】( 1 )材料一:根据 “1938 的时间,可得出抗战全面爆发,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材料二:根据 “1954 9 可得出一五计划开展,工业化起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材料三:根据 “1964 12 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可从当时的国民经济方针的调整作答,也可从当时国内外的形势进行概括,可得出中苏关系恶化,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当时正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 )新内涵:根据 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 ……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概括,可得出经济上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政治上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思想上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意义:根据所学可得出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与完善;有利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偏难 使用次数: 250 更新时间: 2023-06-22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8年,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现代化的军事工业”“装备的现代化”“军队现代化”等说法,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指出,必须“努力于建设新军知发展新的军事工业”,并强调“军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等

材料二

1954年9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建设成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摘编自《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

材料三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摘编自《周恩来选集》

材料四

1979年9月,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 )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材料一、二、三中 现代化 内容变化的原因。

2 )指出材料四中 现代化 目标的新内涵,并简述其意义。

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详情 查看答案 加入试题蓝
【答案】

1 )全面抗战时期,适应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注重军事现代化。 50 年代,为改变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实行以工业化为重点的国家发展战略。 60 年代前期,国民经济调整,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或中苏关系恶化,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当时正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五六十年代,适应国家安全需要,重视国防建设;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认识到科技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

2 )新内涵:高度民主,高度文明。意义:适应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探索。

【详解】( 1 )材料一:根据 “1938 的时间,可得出抗战全面爆发,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材料二:根据 “1954 9 可得出一五计划开展,工业化起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材料三:根据 “1964 12 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可从当时的国民经济方针的调整作答,也可从当时国内外的形势进行概括,可得出中苏关系恶化,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当时正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 )新内涵:根据 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 ……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概括,可得出经济上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政治上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思想上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意义:根据所学可得出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与完善;有利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偏难 使用次数: 251 更新时间: 2023-06-22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8年,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现代化的军事工业”“装备的现代化”“军队现代化”等说法,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指出,必须“努力于建设新军知发展新的军事工业”,并强调“军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等

材料二

1954年9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建设成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摘编自《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

材料三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摘编自《周恩来选集》

材料四

1979年9月,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 )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材料一、二、三中 现代化 内容变化的原因。

2 )指出材料四中 现代化 目标的新内涵,并简述其意义。

知识点: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详情 查看答案 加入试题蓝
【答案】

1 )全面抗战时期,适应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注重军事现代化。 50 年代,为改变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实行以工业化为重点的国家发展战略。 60 年代前期,国民经济调整,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或中苏关系恶化,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当时正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五六十年代,适应国家安全需要,重视国防建设;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认识到科技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

2 )新内涵:高度民主,高度文明。意义:适应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探索。

【详解】( 1 )材料一:根据 “1938 的时间,可得出抗战全面爆发,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材料二:根据 “1954 9 可得出一五计划开展,工业化起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材料三:根据 “1964 12 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可从当时的国民经济方针的调整作答,也可从当时国内外的形势进行概括,可得出中苏关系恶化,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当时正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 )新内涵:根据 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 ……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概括,可得出经济上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政治上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思想上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意义:根据所学可得出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与完善;有利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偏难 使用次数: 169 更新时间: 2023-06-22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8年,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现代化的军事工业”“装备的现代化”“军队现代化”等说法,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指出,必须“努力于建设新军知发展新的军事工业”,并强调“军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等

材料二

1954年9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建设成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摘编自《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

材料三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摘编自《周恩来选集》

材料四

1979年9月,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 )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材料一、二、三中 现代化 内容变化的原因。

2 )指出材料四中 现代化 目标的新内涵,并简述其意义。

知识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详情 查看答案 加入试题蓝
【答案】

1 )全面抗战时期,适应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注重军事现代化。 50 年代,为改变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实行以工业化为重点的国家发展战略。 60 年代前期,国民经济调整,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或中苏关系恶化,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当时正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五六十年代,适应国家安全需要,重视国防建设;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认识到科技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

2 )新内涵:高度民主,高度文明。意义:适应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探索。

【详解】( 1 )材料一:根据 “1938 的时间,可得出抗战全面爆发,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材料二:根据 “1954 9 可得出一五计划开展,工业化起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材料三:根据 “1964 12 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可从当时的国民经济方针的调整作答,也可从当时国内外的形势进行概括,可得出中苏关系恶化,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当时正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 )新内涵:根据 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 ……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概括,可得出经济上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政治上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思想上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意义:根据所学可得出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与完善;有利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偏难 使用次数: 270 更新时间: 2023-06-22

有同学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财政收入

年份

米麦(万石)

布(万匹)

绢(万匹)

宝钞(万锭)

银(万两)

1430

3979

20.5

94.1

7388.9

32.9

1552

2659

13.3

32.0

2414.4

243.3

1621

2780

12.9

20.6

8.1

755.2

——摘《明实录》材料二

《醒世姻缘传》、 “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铜钱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须繁。

——摘《醒世姻缘传》等

材料三

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废金银,其利有七:粟帛之属,小民力能自致,则家易足,一也。铸钱以通有无,铸者不息,货无匮竭,二也。不藏金银,无甚贫甚富之家,三也。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 )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价值。

2 )综合上述材料,简述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3 )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知识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 详情 查看答案 加入试题蓝
【答案】

1 )材料一是明代国家财政收入的官方统计数据,可用于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原因、表现等问题;

材料二是小说对当时普遍使用白银的社会场景的描述,可用于研究明代白银使用的广泛性及其社会影响;但要区别艺术创作与历史真实,要考虑作者的立场与意图,需要其他史料印证。

材料三是黄宗羲废金银的主张,可用于研究时人对白银货币化问题的认识。

2 )影响 : 促进国家财政的货币化,有利于赋税制度改革;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区域性商帮群体出现;促进了市民文化的发展;影响了社会风气;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3 )方志、笔记、外国文献、考古资料等

【详解】( 1 )根据 明代财政收入 可得出材料一可用于研究明代白银在财政税收方面的数量用作用;根据 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铜钱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须繁。 可得出材料二中的三言二拍,描绘了当时的生活场景,有利于我们从日常生活消费的角度了解白银流通的情况;但要区别艺术创作与历史真实 , 要考虑作者的立场与意图,需要其他史料印证。根据 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 可得出材料三可从白银货币化存在的问题的角度研究。

2 )影响 : 综合材料和所学,可从促使明朝税收体系的转型;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农产品商品化 ; 城镇商业繁荣;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贫富差距等角度概括。

3 )根据所学可得出方志、笔记、外国文献、考古资料,以及实物史料,如银锭;图像史料,如相关的世俗画作品。

中等 使用次数: 157 更新时间: 2023-06-22

1970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 欧洲今天已比较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持下去了,建立更平衡的联合和更名副其实的伙伴关系是符合美国利益的。 美国意在

A .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 B .联合欧洲消除滞胀危机

C .调整与西欧国家关系 D .加大与苏联对抗的强度

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详情 查看答案 加入试题蓝
【答案】

C

【详解】根据材料 欧洲今天已比较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持下去了,建立更平衡的联合和更名副其实的伙伴关系是符合美国利益的 及所学知识可得,美国现在要调整与欧洲之间的关系,符合美国现在利益的需求, 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布雷顿森林体系相关信息,排除 A 项; 1973 -1983 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以滞胀为特征的经济危机,时间不符,排除 B 项;材料未体现美国对抗苏联的态度,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偏难 使用次数: 173 更新时间: 2023-06-22

列宁曾指出: 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 ...... 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还没有铲除国内敌人的基础。 ”“ 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 的办法有

A .通过工业化以改变阶级结构 B .发展军事工业提升国防实力

C .实行家庭经营促进农业发展 D .恢复市场作用增强经济活力

知识点: 历史杰出人物无产阶级革命家 详情 查看答案 加入试题蓝
【答案】

A

【详解】根据材料 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还没有铲除国内敌人的基础 并结合所学可知,发展工业化能够促进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改善人民的生活,巩固无产阶级的统治,这是 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 的办法, A 项正确;提升国防实力并不能挖掉国内资本主义的 老根 ,排除 B 项;根据材料 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 可知,发展农业不会 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 ,排除 C 项;恢复市场并不能 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 ,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偏难 使用次数: 233 更新时间: 2023-06-22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包含一些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均不涉及的内容。例如关税,商业,铁路,邮政和电报等,关于个人权利却只字未提,这反映了德国

A .帝国结构的松散性 B .对外政策的扩张性

C .资本主义的保守性 D .君主制度的脆弱性

知识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详情 查看答案 加入试题蓝
【答案】

C

【详解】根据材料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包含一些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均不涉及的内容。例如关税,商业,铁路,邮政和电报等,关于个人权利却只字未提 可知,德国虽然通过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涉及了关税,商业,铁路,邮政和电报等,但却没有涉及个人权利,说明德国资本主义的保守性,专制色彩比较浓厚, 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德国的国家结构,不能得出帝国结构的松散性,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德国的对外政策,排除 B 项;结合所学可知,德国代议制专制色彩非常浓厚, 君主制度的脆弱性 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偏难 使用次数: 282 更新时间: 2023-06-22

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工厂主想方设法让工人尽可能多干活。原来在工作中习以为常的唱歌、打瞌睡、喝酒、嬉戏等行为一概被禁止。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机器出现使工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B 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分化

C 蒸汽时代手工工人的生活境遇恶化

D 物价上涨制约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知识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两次工业革命 详情 查看答案 加入试题蓝
【答案】

B

【详解】材料体现了 机器的使用 工厂的规定 使得工人的工作内容变得单一(相比工场手工业时代),从而推动了社会分化(社会分化特指原来承担着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单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的社会单位), B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工业结构的变化,排除 A 项;材料体现的是工人的工作变化而非生活境遇,排除 C 项;材料没有体现物价上涨,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加载中...

查看答案

限时优惠:
000000
热门

单次有效付费 3.99

用于查看答案,单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无限次 49.99元

微信支付
联系客服
下载试题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