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其他
>
世界文化遗产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62
更新时间:2017-01-05
纠错
1.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考虑到鉴于威胁这类遗产的新危险的规模和严重性,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这种援助尽管不能代替有关国家采取的行动,但将成为它的有效补充。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材料二  71起,九寨沟将实行游客限量入景区制;…… 九寨沟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对游客实行限量入内的景区。九寨沟管理局葛立局长告诉记者,作出这一“限客”决定后.九寨沟仅门票收入一项,高峰期每日将减少收入一百万元以上。但是,为了保护好九寨沟这个不可再生的世界自然遣产.菅理局下决心采取限量措施。                     ——《华西都市报》(2001625)

  

 材料三  泰山的一些地方官员竟然提出“把风景的泰山,改造成经济的泰山”、把“岱顶建成热闹非凡的天上城市”等口号。于是,三条索道和一条公路真的把泰山变成了“经济山”,不仅有宾馆、饭店.还有娱乐城、电影院,非遗产商业建筑远远超过遗产建筑。如今,空中索道来来往往,大量游客纷至沓来,自然景观面目全非,泰山如同带上了沉重的镣铐。         ——《泰山的镣铐》

    材料四  我国云南省原来地处偏僻的丽江城.自从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招来了来自全世界的旅游观光者,每年有200万以上,年经济收入增加10多亿元,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长到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左右。                   ——余晋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手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要保护世界遗产?世界遗产的保护原则是什么?(5)

2)九寨沟与泰山都是世界遗产,依据材料二、三分析两地管理部门对待世界遗产不同态度的原因。(2)

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旅游业与世界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你能从中得出什么启示?(3)

        

查看答案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世界文化遗产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37【答案】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教科书

②它是不同民族、国家之间进行交流、促进了解、取长补短的宝贵资源

③它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历史、文化、宗教、民族等等)

真实性原则与完整性原则(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的原则)。(5分)

2)前者:将遗产保护置于优先地位.其次再考虑经济利益。

后者:过度追求经济利益,从而忽视了对遗产的保护。(2分)

3)旅游业与世界遗产保护之问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世界遗产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过度的旅游开发对世界遗产造成威胁和破坏。要妥善处理好经济利益与世界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3分)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佛教的阿旃陀石窟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佛教的阿旃陀石窟的定义
阿旃陀石窟:

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西南部马哈拉施特拉邦奥兰加巴德县阿旃陀村的瓦古尔纳河谷,是在离谷底76米的悬崖峭壁上开凿成的一处佛教庙宇,四周风景如画。系印度古代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开凿的。共二十九洞。约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6、7世纪,营建达七百余年。有石雕佛像、藻井图案和壁画等。
◎ 佛教的阿旃陀石窟的知识扩展
阿旃陀石窟(āzhāntuóshíkū):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西南部马哈拉施特拉邦奥兰加巴德县阿旃陀村的瓦古尔纳河谷,是在离谷底76米的悬崖峭壁上开凿成的一处佛教庙宇,四周风景如画。系印度古代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开凿的。共二十九洞。约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6、7世纪,营建达七百余年。有石雕佛像、藻井图案和壁画等。
◎ 佛教的阿旃陀石窟的知识点拨

历史回顾:

阿旃陀石窟,印度佛教石窟群。阿旃陀石窟的雕刻从题材上分佛教造像、装饰纹样。其中佛教造像可分早中晚3期,由于风化严重,早期雕像已很难辨识,中期雕刻手法趋于成熟,出现了许多精品,如16窟中的说法佛、19窟中的列柱和板框上的采花女子像及蛇王像等,技艺精熟,为石窟造像之佼佼者。后期雕像,规模扩大,人物的刻画更加细腻精巧,形态也更加优美,如26窟中的佛陀降魔和涅盘、1窟中的释迦牟尼像,以及布满窟内四壁的佛传、佛本生故事浮雕等。

◎ 佛教的阿旃陀石窟的知识拓展

文化影响:

198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7届会议报告。阿旃陀佛教石窟遗址始建于公元前2至1世纪,公元5至6世纪的笈多时期,又大规模扩建,修饰,增加了很多更加绚丽多彩的石窟。古印度佛教艺术遗址。位于马哈拉斯特拉邦境内,背负文底耶山,面临果瓦拉河。始凿于公元前2世纪,一直延续到7世纪中叶。现存30窟(包括一未完成窟)。从东到西长550米,全部开凿在离地面10~30米不等的崖面上。除5窟(即第9、10、19、26、29窟)为供信徒礼拜的支提窟外,余皆为僧房。阿旃陀以其壁画艺术著称于世。由于洞窟开凿年代分属三个不同时期,所存16窟壁画亦呈现出三种不同风格。第9、10窟壁画涉及佛教的小乘形式。绘制于公元前后,以本生故事为主。佛教认为,佛陀是已入涅盘、彻底摆脱业报轮回的圣人,是不能再生的,所以多以象征性手法来表现,如法轮、莲花、小白象等。第16、17窟为第二期壁画,约绘制于6世纪左右。以人像和建筑图案的配合为特色,构图富于变化,线条流畅,笔法洗炼,色彩绚丽,内容多为佛教宣传。第1、2窟为第三期壁画,约绘制于7世纪左右。
世俗性题材增多,与外来的中国、波斯风格融合混杂,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有所表现,如帝王宫廷欢宴、狩猎、朝觐的场面,飞禽走兽、奇花异卉等等,构图活泼,栩栩如生。《波斯使节来朝图》记录了波斯和印度的聘问通好。中国高僧玄奘曾在 7世纪初朝圣阿旃陀。随着佛教的衰落,这里门庭冷落,逐渐被人忘却,成为狐兔窟穴。直到19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引起世人瞩目。

◎ 佛教的阿旃陀石窟的考试要求
暂无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世界文化遗产
难度:
使用次数:188
更新时间:2021-07-17
加入组卷
1.

长城(The Great Wall)于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编号: 200-001 )。

材料一   “(    )为秦将,北逐戎翟,筑长城,起(     )至(    ),延袤万余里。此为虐于人也。”----范晔《后汉书》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任命谁为“秦将”修筑长城?其“起至”点分别为哪里?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5分)

2)范晔如何看待秦长城的修筑?你如何评价其观点? (6分)

材料二   以明末清初发生在山海关甲申(1644年)石河大战为题材的3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 《风起第一关》,正式在秦皇岛关城老龙头景区开机。甲申石河大战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与大明、大顺、大清三个王朝的兴废更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剧男一号褚智博是秦皇岛本土演员,曾在《大决战》、《走西口》等影视剧中饰演重要角色,据悉《风起第一关》预计拍摄周期为100天,主要场景均在秦皇岛拍摄,包括山海关古城、老龙头、角山等,预计今年(2009年)9月中旬杀青。  ----20096月新浪娱乐讯、百度娱乐讯

材料三   “燕塞湖畔山海关,三桂一怒为哪般?

满汉合兵江湖让,清君飘逸入王銮。”

             ----二泉映月的博客之《甲申石河大战有感》

3)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山海关甲申石河大战的交战双方是谁?战争结果怎样?此结果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5分)

4)你认为《风起第一关》的播映会给秦皇岛带来怎样的社会影响? (2分) 

题型:填空题
知识点:世界文化遗产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leo-向日葵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